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23-06-19 16:39:17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今年,江苏省东台市春蚕生产取得丰产丰收。平均产茧量45.5公斤/张,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实际生产蚕茧6.8万担,约占全省35%;每张蚕茧收入约2800元、每亩桑田收入约4300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270元、410元,比全省平均效益分别高500元、1200元左右。多年来,在国家现代蚕桑产业体系专家指导下,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科技推广、创优创牌等方面成为全国茧丝绸行业的先进典型。
为蚕农提供技术培训
据东台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主任、二级推广研究员杨斌介绍,东台市的蚕桑产业历史悠久,清朝同治年间就发动农民栽桑养蚕。1986年~1994年处于快速发展期,至2007年为历史最高峰,桑园面积、饲养蚕种数量首次成为全省第一。
(资料图片)
东台市蚕种繁育能力较强,规模效益领先。现有全省生产规模最大的集蚕种质资源保护、原种选育、原种繁育、一代杂交种生产的综合性蚕种场,年保护蚕种质资源品种25个、选育原原种3724蛾、繁育原种2340张、生产一代杂交种14.2万张;全市现有蚕桑生产镇12个、桑园村198个、养蚕农户3.49万户,养蚕桑园5.68万亩,蚕茧产量、质量、价格、亩桑效益位居全国前列。
如何提高蚕农养殖积极性?杨斌从创新服务、防保措施、技术培训,以及蚕茧的收购方面进行了解读。
指导蚕农采桑
创新服务模式,化解生产难题。该市蚕桑管理部门创新“八统一”社会化服务模式,坚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服务,帮助蚕农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创新“互联网+蚕业”信息化服务模式,将30000多名养蚕大户和300多名技术服务人员的微信、手机号码整合建立工作群,通过互联网不定期发布信息、技术措施,同时建立“东台蚕业微信群”,蚕农可与国内省市县专家实时互动,以化解蚕桑生产中的难题;创新“一站式”超市化服务模式,实现了技术、蚕讯、物资的全方位配套,为蚕农提供打包式、保姆式的服务。
防毒措施到位,确保安全生产。该市利用广播等多种形式,将防毒保安要求和技术宣传到户;市、镇蚕桑服务人员到农资经营网点检查农药的销售情况,并督查各镇防毒保安责任状签订与贯彻情况;重点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农资经营网点和种植大户的治虫用药检查和督查,规范治虫配方和方式,严防环境污染和违禁农药对蚕桑生产造成不良影响;指导全市桑树专用药生产企业和蚕药生产企业,为蚕农提供优质高效蚕药。今年,全市未发生区域性中毒、不结茧、蚕病等安全事故。
指导蚕农养蚕
技术指导对症,产量稳步提高。通过召集全市蚕桑规模大户代表和市、镇、村蚕桑生产服务人员集中培训,邀请市委党校、苏州大学、省蚕种所、浙江大学专家老师授课;在蚕桑重点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蚕桑教学班;利用融媒体、公众号等平台根据养殖时间节点发布技术信息;开展广播讲座、发送蚕桑技术信息等方法,及时、准确地将养蚕的多项关键技术送到蚕农手中。
经营模式先进,成为全国典型。为稳定茧丝绸产业,该市将茧丝绸产业链中蚕种繁育、蚕茧生产、技术指导、鲜茧收购、干茧缫丝等全产业联结起来,建立稳定的优质蚕茧原料基地,聚合贸工农各方力量,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形成的“公司+合作社(+工厂)+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全国行业的典型。全市两大茧丝绸龙头企业、两个蚕种场、7家缫丝加工企业、10个市镇蚕桑技术服务部门全部为蚕业合作社骨干成员,构建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新格调,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蚕农满怀丰收喜悦交售蚕茧
保底价格收购,促进蚕农增收。指导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通过一次高价收购、二次分配反哺、促进农民稳步增收。当遇蚕茧价格大幅下跌,蚕农利益面临受损时,两大龙头企业要保证农民生产的蚕茧如数收购,且实行保护价(保护价以每亩桑田年纯收入不低于上年度全市粮棉亩纯收入的 1.5倍确定)收购,如果蚕茧保护价低于市场价,按市场价收购,确保农民利益高于其他农作物收入,对部分因自然灾害等导致减产降质的农民通过价格调节进行适当救助,保护农民栽桑养蚕积极性。此外,根据上茧数量、质量,给予1元/公斤以上的循环奖励。今年,蚕茧的收购价格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元/公斤。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台市先后获“中国茧丝绸基地”“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全国蚕桑标准化示范区”“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等多项殊荣,持续15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茅。(朱海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