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
2023-02-10 16:08:36
大众日报记者 郑莉 通讯员 王蕾
(相关资料图)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新春招聘季,在本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威海,企业用工需求尤为突出。企业用工有什么新变化?求职者有什么新需求?人社部门有什么新招数?一起跟记者看看招聘会上的新事。
用工单位:技工需求超普工
“2017年我从威海职业学院毕业时,找对口工作费了一番功夫。现在我亮出工作简历,就有企业主动来找我。”1月31日,在“职等你来 就选威海”大型招聘会现场,从事数控机床操作的陈禹卓收到了5家企业的面试邀请。这是春节后威海组织的第一场大型招聘会,共有捷普电子、泓淋电力、天润工业等冲击百亿新目标企业和其他重点企业共计300多家企业参会,共提供岗位1.2万个,吸引1.43万人进场求职。
“目前,企业用工需求主要为技术工人、销售人员、服务人员三大类别,普工招收越来越少,技术工种、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多,整体薪资比去年调高。”威海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科副科长赵文智介绍,随着威海制造业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技能人才越发抢手。天润工业招聘数控机床操作工、锻造工100人,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机加工、装配电工等上百个技工岗位。
海王旋流器、新北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高端装备企业设置了海外销售岗位和跨境电商岗位,折射出威海企业布局国际市场步伐加快。“我们海外客户的开发与维护岗位,急需英语口语流利、沟通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新北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求职者:更注重发展前景
“我本来想在青岛就业,回来看咱本地企业发展也很‘高大上’,我刚聊过的海鑫新材料、东兴电子都掌握核心技术,在威海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青岛科技大学硕士李嘉辉看来,威海企业薪酬待遇、成长空间都十分可观。
目前,“00后”日渐成为求职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对生活配套的要求更高。“我们公司虽然离市区不那么近,但我们这里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大型洗衣房,工装有专人免费清洗、烘干,还配备了多功能健身房、社区KTV,都是免费的。”三星重工业(荣成)有限公司人事部负责人的一番话,让不少求职者“动了心”。
除了提高配套条件,还有不少企业打出“爱”的关键牌:联桥集团专门设立职工子女托管班,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系统规划员工的职业成长,让员工有强烈的企业文化认同感;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打造全序列的职业培养通道稳岗留工。
“打造良好的企业用工环境是推动‘就业友好型城市’品牌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破解企业招工留工难题的关键。”赵文智告诉记者,前期威海市人社局组织举办了全市企业用工环境现场观摩交流会,全市50家企业通过实地观摩和经验交流,对优化用工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打造良好的用工环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人社部门:重启外出“抢人”模式
相较于线上招聘,线下招聘更加直观高效,在增加线下招聘会场次的同时,威海人社部门重启跨区域招工模式,一辆辆招工大篷车浩浩荡荡地出门“抢人”。
正月初九,威海市人社部门带领文登区、经开区相关部门和12家重点用工企业,赴河北邢台和邯郸开展跨区域招工活动。“邢台的职业院校多,技术人才资源丰富,邯郸是与我们合作了十多年的重要劳务输出地。今年我们遇到新挑战,要与京津苏皖等地的招工团队‘抢人’。”接受采访时,赵文智刚带队回到威海,据他介绍,为抢抓时间和机遇,他们在正月初十和十一两天紧凑高效地组织参加了三地四场招工活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9份,与5个劳动力富集县区建立起劳务合作机制,威海12家重点用工企业携带的优质岗位吸引当地求职人员纷纷咨询,达成用工意向1410个,近期将集中带回员工200人左右。
赵文智介绍,春节前,威海各级人社部门就依托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主动对接上千家企业,搜集到3.1万个招聘需求。全市2023年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威海各级人社部门主动与省内外39处劳务合作基地联系,报名参加当地招聘会,协调举办专场招聘会并研究市内节后招聘安排,在此基础上,迅速制订2023年跨区域招工活动方案和市内招聘活动方案,开启内招外引的序幕,力争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